黑河

  • 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参见彩图Ⅰ—50)。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国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邻。流域涉及青海省祁连县,甘肃省永昌、山丹、民乐、肃南、张掖、临泽、高台、酒泉、金塔、嘉峪关、玉门、肃北县(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共14个县(市、旗),以及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流域面积约14.3万km2。 殷鹤仙摄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山峰海拔4000m以上,山脚海拔2000m左右;中部为河西走廊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1000~2000m,龙首山主峰高3 616m;北部为阿拉善高原,属内蒙古高原的西部,由一系列侵蚀的中、低山和冲积扇、盆地组成,海拔980~1 200m,在巨大的弱水洪积冲积扇内,分布有东居延海、古日湖、古居延泽等一系列湖盆洼地和广阔的沙漠、戈壁。黑河由35条河流组成,由于水系的变迁,部分支流与干流已失去地表径流联系,形成西、中、东三个独立的子水系。其中西部子水系包括讨赖河、洪水河等,归宿于金塔盆地,流域面积2.1万km2;中部子水系包括马营河、丰乐河等,归宿于盐池—明花盆地,流域面积0.6万km2;东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全长821km)、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流域面积11.6万km2,归宿于居延海(见图)。黑河干流地处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河西走廊地区平均年降水量50mm左右,蒸发量高达2000mm;而祁连山区平均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蒸发量只有700mm左右。黑河干流莺落峡站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最低气温为-36.7℃,最高气温为4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2 200~4000 h,无霜期100~170 d。 黑河水系示意图 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自治区),情况复杂,水事矛盾突出,为水资源调度管理的重点区域。黑河流域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游地区过量开垦土地,大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水量日益减少,湖泊干涸,沙漠化扩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参见彩图Ⅰ—52)。2000年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协调用水矛盾,对水量实施统一调度,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继续恶化。 Ⅰ—52 黑河流域缺水区干枯的胡杨林殷鹤仙摄 1999年,黑河干流区总人口13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万人;耕地27.5万hm2,农田灌溉面积20万hm2;牲畜254万头(只);粮食总产量103.9万t,人均777 kg。上游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并有虫草、鹿茸等名贵土特产品;中游河西走廊平原光热充足,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产区;下游额济纳旗享有“驼乡”美誉,是中国“沙漠人参”——苁蓉的主要产区。黑河干流的水利开发历史比较悠久,从事农业耕作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游地区的灌溉事业得到了发展。20世纪末,流域内有中、小型水库工程58座,总库容2.55亿m3,在黑河干流(含梨园河)上的引水口共有66处,设计引水能力267.7m3/s;流域有机电井6000余眼,发展农林牧灌溉面积26万hm2。

北美五大湖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即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等5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又称大湖,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北美五大湖除密歇根湖属美国外,其余4湖均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五大湖总面积24.52万km2,其中美国占72%,加拿大占28%。总蓄水容量约228000亿m3,约占全世界淡水湖总量的1/5。各湖面积、蓄水容量、最大水深、湖面海拔见表。 北美五大湖面积、蓄水容量、最大水深、湖面海拔表 北美五大湖水系示意图 密歇根湖与休伦湖相连,苏必利尔湖水经苏圣玛丽运河(Sault Saintemarie Canals)进入休伦湖,再经圣克莱尔(St.Clair R.)河进入伊利湖,伊利湖水经尼亚加拉(Niagara)河流入安大略湖后,由圣劳伦斯(St.Lawrence)河注入大西洋(见图)。各湖之间的联络水道都因落差大而多急滩、瀑布,水能蕴藏量丰富,建有大型水电站多处,装机容量3 000多MW。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尼亚加拉河上的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三大著名瀑布之一,落差51m,宽1240m,水势澎湃,景色壮丽,为美国、加拿大的著名旅游胜地。五大湖接纳的河流不多,湖水补给主要为降水,湖水位年变幅仅0.3~0.6m。安大略湖年平均下泄流量为7 100m3/s,年径流量2 239亿m3。每年有4~5个月结冰期。五大湖地区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与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相连,并与大西洋、墨西哥湾沟通,构成庞大的航运系统,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闽江

  • 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河流之一,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主流总长559km,流域面积6.1万km2。自源头至永安称九龙溪,河段长131km,永安至沙溪口称沙溪,河段长125km,沙溪口以上流域面积11 793km2,占闽江流域总面积的19.3%。在沙溪口与富屯溪汇合,沙溪口至南平干流河段长20km,习惯称西溪。南平以下沿途接纳主要支流有建溪、尤溪、古田溪和大樟溪等。闽江下游在淮安分汊为北港和南港,在马尾汇合后,经亭江又分两汊,分别在长门和梅花流入东海(见图)。 闽江水系示意图 建溪和富屯溪是闽江重要支流,建溪发源于仙霞岭南端,在南平城下汇入闽江,流域面积16 400km2,占闽江流域面积的26.9%,河长294km,上游为中国著名的武夷山旅游区,山川秀美,风光绮丽;富屯溪发源于黄岗山脉,在沙溪口与沙溪汇合,流域面积13 700km2,约占闽江流域面积的22%。闽江流域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上游为中低山区,平均海拔1000~1 200m,最高处是武夷山市的黄岗山,海拔2 157m。河流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河道坡降大,河床岩石裸露,多险滩急流。中下游为丘陵平原区,河流宽谷处发育着串珠状河谷平原,平原上分布着岛状中低山,如鼓山、鼓岭等。闽江口属强潮型河口,潮汐为典型半日潮型,平均潮差4.1m,最大潮差7.04m。潮水可沿北港逆行至福州市洪山桥。闽江流域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 710mm,每年4~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71%~80%,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20亿m3,大于黄河。闽江含沙量很小,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38 kg/m3,枯水期经常江水清澈。闽江流域1997年总人口约1 137万人,耕地面积50.4万hm2,是福建省主要农业生产基地。福州、南平、三明等城市工业也比较发达。闽江洪水来自梅雨暴雨(5~6月)和台风暴雨(7~9月),上游水库调蓄能力不大,河道两岸和下游平原地区常受洪涝灾害,福州市竹歧站1998年洪峰流量达33 800m3/s,重现期约100年一遇。多年来通过综合治理河道,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灾损失。下游福州城区已按2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郊区城镇防洪标准为50~100年一遇洪水。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6 320mW,可开发量4 630mW,年发电量206亿kW·h。截至1999年,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 763.5mW,相应年发电量96.7亿kW·h。闽江流域已建有水口、沙溪口两座大型水电站。水口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400mW,平均年发电量49.5亿kW·h,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沙溪口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mW,平均年发电量9.6亿kW·h。于2003年4月开工修建的尤溪街面水电站,总库容约20亿m3,装机容量为400mW,是大型龙头水库电站。 闽江河口马尾港为对外重要港口,马尾至闽江口50km航道,已经过整治,趁潮可通航2万t级海轮。马尾至福州为三级航道,可通航1000 t级船舶。福州至南平为四级航道,可通航2×500 t级机动分节驳船队。南平以上主要支流均可通航。闽江局部河段水体污染严重,沙溪水质最差,集中表现在三明至沙溪口河段,大部分水质为Ⅳ级,部分为Ⅴ级,应采取治理措施。

钱塘江

  •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古名“浙江”,下游杭州附近称“之江”。河口段涌潮,闻名于古今中外。钱塘江有北、南两个源头。北源新安江,河流长于南源,源头在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的东坡;南源兰江,集水面积为北源的1.7倍,源头在休宁县青芝埭尖北坡。两源在浙江省建德县梅城镇汇合后称富春江。在杭州市附近接纳浦阳江以后,称钱塘江,澉浦以下习称杭州湾,在上海市南汇芦潮港闸与浙江宁波市镇海外游山之间的连线断面处注入东海(参见彩图Ⅰ—13)。流域内主要支流有江山港、乌溪江、金华江、分水江、浦阳江和曹娥江(见图)。从北源源头到入海口全长668 km,流域总面积5.56万km2 ,其中包括浦阳江以下河口水域面积5 690 km2。总面积中,浙江省境内4.8万km2,其余分属安徽、上海、江西、福建等省(直辖市)。 钱塘江水系示意图 Ⅰ—13 钱塘江入海口卫星假彩色影像图说明:蓝色、黑色-水体;红色-庄稼植被;暗灰色-潮湿裸地;黄灰色-潮温裸地 水利部遥感中心供稿 流域四周除东北面向东海外,余均为群山环抱,以黄山、天目山、四明山、大盘山、仙霞岭分别与长江水系和浙东南诸入海小水系相分隔。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丘多、平原少,除富阳以下有一片较大河口平原以外,河谷间也散布若干小平原,其中最大的一片为金衢盆地,面积3 500 km2。钱塘江河口河道平面呈喇叭状,底部存在庞大的纵向沙坎。东海潮波进入杭州湾以后,受河道平面上急剧收缩与河床底部大幅度抬升双向约束的影响,潮位抬高,潮差增大,其最大值达8.93 m,到海宁尖山附近,形成“壮观天下”的涌潮(参见彩图ⅩⅦ—34、35)。涌潮动力强劲,推进速度达6~7 m/s,最大点流速实测达12 m/s。 ⅩⅦ—34 钱塘江海潮——一线潮陈建华摄 ⅩⅦ—35 钱塘江海潮——回头潮陈建华摄 钱塘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1 200~2 200 mm之间,自西南向东北递减,一年中4~7月为梅雨季,7~10月为台风季。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441亿m3,水能资源蕴藏量2 820 MW,其中可开发量为2 120 MW。河口共有滩涂资源969 km2。1998年构成钱塘江流域主要部分的浙江省境内30个县(市、区)人口为1474万人,有耕地964万hm2,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钱塘江历史上洪水、干旱、风暴潮灾害频繁。如1955年,潮区界芦茨埠站出现有记载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2.9万m3/s,接近100年一遇,江山以下至富阳,众多沿江城市水淹二三天,淹田约14万hm2。钱塘江河口潮流动力强大,冲淤多变,摆动剧烈,两岸海塘常遭破坏,海潮对钱塘江河口两岸造成的灾害,史不绝书。为保护两岸千万亩繁荣富饶平原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历史上修建了规模宏伟的海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钱塘江流域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工程。20世纪末,流域内共建成水库2200余座,其中大中型水库60座,总库容286.7亿m3;建成一批大中小型水电站,其中新安江水电站装机660 MW,富春江水电站297 MW。兴建了大量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和机电排灌站,使80%以上的耕地有了灌排设施。海塘、堤防得到了全面的整修,抗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1 192 km江堤防洪标准达到10~50年一遇,519 km海塘防潮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其中杭州市区范围内的海塘已达500年一遇防潮标准。对钱塘江河口段采用围涂和治江相结合的办法,自杭州到海宁新仓全长67 km河段,从河宽2~22 km缩窄到1~4 km,全河口区围涂10万hm2,并稳定了江槽,改善了沿江两岸的排涝条件。素有浙江省小黄河之称的浦阳江,经过治理大大提高了农田和沿江城镇的防洪、排涝、抗旱能力,保障了浙赣铁路的行车安全。此外,金衢盆地开发水源,开垦荒丘,已成为浙江省第二商品粮基地。

元江—红河

  • 中国、越南间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哀牢山东麓,上源称礼社江,东南流,与左岸支流绿汁江汇合后称元江,流经河口瑶族自治县进入越南后称红河。红河流至越池,左岸接纳支流泸江(上游为盘龙江),右岸接纳支流沱江(上游为李仙江、把边江),过河内后,分股注入南海的北部湾(见图)。自河源至入海口全长1 185 km,其中中国境内河长677 km,元江—红河流域面积15.8万km2,越池处多年平均流量3 900 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 230亿m3。元江为红河上游主干,位于中国境内,红河主要支流黑水河、明江均发源于中国境内,这部分位于中国境内的河流统称为元江水系。元江水系流域面积7.9万km2,国境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84亿m3,全程天然落差2 519 m,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元江水系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1 000 mm,麻栗坡、马关等热带季风林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可达2 000 mm。洪水多由暴雨形成,洪峰历时短,水位变幅大。1988年发生了50年一遇洪水,元江站洪峰流量7 520 m3/s,造成红河三角洲巴克博平原洪水泛滥。元江水系有人口567万人,耕地47万hm2。现有14座中型水库和众多的小型水库及引水、提水工程,灌溉面积12.3万hm2,占耕地的26%。中型水电站有绿汁江、依萨河两处,总装机82.5 MW,年发电量4.16亿kW·h。此外,还有一些小型水电站。整个流域开发水平较低。 元江—红河水系示意图 红河自中、越国境至入海口长508 km,越南境内流域面积7.9万km2,越池以下三角洲面积700 km2,河流长度220 km。红河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之间,一年可分成干季和湿热季两个季节。河道径流量年际变化大,越池站实测最大流量为35 000 m3/s,最小流量为700 m3/s。越南为了防治三角洲洪灾、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正在进行黑水河的开发治理规划。黑水河长690 km,有效落差275 m,红河55%的径流量来自黑水河,水能资源丰富,计划修建和平、塔布两座综合利用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 600 MW,年发电量120亿kW·h,可减少红河沿岸频繁洪灾,并可为红河河谷及三角洲80万hm2农田增加灌溉水量,改善下游航道的航运条件。

黑龙江

  • 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海拉尔河和克鲁伦河汇流而成。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麓,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坡。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石勒喀河,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脉东侧。南北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洛古河汇合后称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注入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见图)。黑龙江结雅河口以上为上游;结雅河口至乌苏里江汇合口为中游;乌苏里江入口至入海口为下游。以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 440km,其中中俄界河长2 854km;流域面积184.3万km2,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km2。黑龙江地处温寒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严寒干燥,最低气温达-50~-40℃,多年平均降水400~600mm,其中降雨占80%,降雪占20%。黑龙江自漠河以下江宽水深,冰期长达6个月,冰厚1.3m,畅流期可以通航。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 黑龙江水系示意图 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多年平均流量8 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 800m3/s,年径流量3 408亿m3,其中中国境内年径流量1 166亿m3。黑龙江中国境内已修建大中型水库138座,总库容203亿m3;已建水电站8座,装机容量3 380mW。俄罗斯境内已建大型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3 290mW。黑龙江干流水力资源丰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苏、中俄双方专家共同编制了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界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中俄国际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水系

  • 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彼此相连的集合体,又称河系。流入海洋的水系称外流水系,不与海洋相通的水系称内陆水系。外流水系注入海洋的主流称为干流,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称一级支流,汇入一级支流的河流称二级支流,余类推。如长江水系直接入海的长江为干流,直接汇入长江的汉水为长江的一级支流,流入汉水的唐白河为二级支流,注入唐白河的白河为三级支流。内陆水系与外流水系干支流的划分相同。水系的名称一般以干流的河名命名,而干流不同河段则可能有其他名称,如长江干流上游的名称有通天河、金沙江等,纳岷江以后始称长江,并以长江为水系名。由于地形、地质构造的不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水系的形状各异,并形成各个水系所具有的独特水文情势。根据干支流的不同分布,水系有树枝状、扇状、羽状、平行状、格状、混合状等多种形状。 图1 树枝状水系 (1)树枝状水系。河流自上而下接纳的支流很多,而各支流又有较多的小支流汇入,如同一棵干支分明的树。这种水系干流各河段的水量变化,大致与其相应的流域面积变化相适应。中国浙江省的瓯江水系呈树枝状(图1)。 图2 扇状水系 图3 羽状水系 (2)扇状水系。主要支流均在较短河段内汇入干流,形同一把扇子。汛期,支流洪水集中较快,干流常易发生峰高量大的洪水。海河水系呈扇状(图2)。(3)羽状水系。一个狭长的流域中各支流大体平行分布于干流两岸,如同一根羽毛。这种水系干流各河段的水量一般变化较平缓。中国境内的元江、澜沧江和怒江水系呈羽状(图3)。(4)平行状水系。各支流间相互平行先后汇入干流,或者其中有的支流与干流先平行流向下游,然后在下游与干流相汇合。这种水系的来水,随降雨的地区分布而异,如遇全流域降雨,各支流来水若能先后错开,则干流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较平缓;如降雨中心由上游向下游移动,则常易形成较大洪水。淮河水系呈平行状(图4)。 图4 平行状水系 (5)格状水系。各支流大致垂直汇入干流,干支流的分布呈格子状,干流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较平缓。闽江水系呈格状(图5)。 图5 格状水系 (6)混合状水系。由两种以上不同水系形状组合而成的水系。长江水系呈混合状(图6)。水系的特征值包括:①河长,河流由河源至河口的中泓长度,是确定河流落差和比降,估算水能和航程,决定汇流时间等的重要参数。②河网密度,又称河道密度,即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之比值。③河网发展系数,又称河道发展系数,即某级支流的总河长与干流河长之比,发展系数越大,表明支流长度超过干流长度越多,河网对径流的调节作用也就愈大。④水系不均匀系数,干流的一岸支流总长与另一岸支流总长之比,表示整个水系两岸不对称的程度和两岸注入干流水量的不均衡性质。⑤河流弯曲系数,干流河源至河口两端点间的河长与其直线距离之比,表示河流平面形状的弯曲程度,是研究河流水力特征和河床演变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决于流域中的地形、地质、土壤性质和水流特性等。⑥分汊系数,干流下游自开始有分流汊河起,各分流汊河和干流的总河长与开始有分流汊河以下干流河长之比。分岔系数愈大,表示该河分汊河愈多,水流愈分散,流速减小,泥沙愈易淤积,河床愈不稳定。 图6 混合状水系 研究水系的形状、特征与水文情况之间的关系,是探索水系发展、演变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和治理水系的重要依据。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

  • 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支流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等5个国家。巴拉那河上源为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均发源于巴西高原,汇合后称巴拉那河,西南流至瓜伊拉,穿行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在科连特斯进入阿根廷,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全长4100km,流域面积310万km2。主要支流左岸有伊瓜苏河,右岸有巴拉圭河、萨拉多河等,其中以巴拉圭河为最大。巴拉圭河发源于巴西西南部的帕雷西斯山脉东南坡,自北向南流,经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的科连特斯附近注入巴拉那河,全长2550km,流域面积109.5万km2(见图)。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水系示意图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皆有降雨,年降水量1200~1800mm。河口年平均流量为25370m3/s,年入海水量8000亿m3。其中巴拉那河口年平均流量17700m3/s,年径流量5582亿m3,实测最大流量64987m3/s,最小流量2447m3/s。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段长320km。由于地面下沉,未出露三角洲,成为一个巨型的喇叭状三角港,最宽处约220km。巴拉那河水量丰富,上中游干支流,河谷切入巴西高原,形成许多急流和瀑布,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65000mW,其中巴西可开发年均发电量3630亿kW·h,巴拉圭1100亿kW·h,阿根廷950亿kW·h,玻利维亚250亿kW·h,乌拉圭90亿kW·h。至1999年,巴拉那河干流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6座,总库容1234亿m3总装机容量25740mW;各支流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30座,总库容1830亿m3,总装机容量27060mW。世界大型水电站之一的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干流上,最大坝高196m,总库容290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0mW。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下游,为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的重要水道,承担乌拉圭约90%和阿根廷约30%的进出口货运量。干支流各级水电站均建有船闸,利于通航。入海口处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及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等大城市。该流域是南美洲最发达地区之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盛产农副产品。这里有森林,还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油、天然气,是南美洲的工业区,巴西、阿根廷等国的经济中心区。